国考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相关 >> 模拟题

2011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发布:2015-05-16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5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结束!笔试考试科目为:行测+申论。成绩查询时间为5月27日上午9:00,面试时间为6月14日(温馨提示:按Ctrl+D可收藏本页面,第一时间获取2015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的最新资讯)。
     \2015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备考可结合2015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用书 有效复习
       真题均来源于网络,重庆公务员考试网进行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1、摔倒的老人无人扶,谈谈道德与诚信的关系
  【要素解析】
  本题主要测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要点解析】
  1、 开篇破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正反两面阐述道德与诚信的关系。
  3、呼吁大家建立诚信意识,做好道德的楷模。
  【真题解析】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如今,人们却在遇到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这种普遍存在的焦虑,是整个社会信任缺失的表现,反映出的是助人为乐等社会美德在诚信危机的影响下逐渐消解,这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带来巨大的障碍。
  近年来,关于老人跌倒的事件屡屡发生,如“四川达州3 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以及“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将“扶老人困局”一次次曝光于舆论关注的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多数人“想扶不敢扶”的道德焦虑。人们之所以存在道德焦虑,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在于个体“怕讹”的心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具有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而每个人又都是理性的,做一件事时,自然会经过权衡与判断,谁都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当扶老人有风险后,面对倒地的老人,很多人就会陷入纠结之中。其二在于社会的信任危机。人们明知道大部分老人是善良的,被讹诈的概率很低,但大部分人仍旧不愿意去扶,担心万分之一被讹的可能性。
  因此,要化解道德焦虑问题,单凭说教是不够的,最现实的莫过于最大限度地消解扶老人的道德风险,甚至是法律风险。一方面,可建立社会道德诚信体系,将讹诈他人的人记入档案,增加他们破坏社会道德的成本,构建诚信社会。另一方面,通过法律为道德“撑腰”,弥补法律在设置救助义务、风险分散与救济上的不足,对救助者在施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豁免,以消除救助者的后顾之忧。此外,一些公益慈善组织也可以设立基金会,专门针对扶老人被讹的情况,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从而减轻大家的顾虑,降低风险成本。
  总之,破解“扶老人困局”需要形成合力,唯有如此才能扶起“摔倒的道德”。
  2、如果由你来出公务员考试题目,你如何开展工作?
  【要素解析】
  本题侧重于考查考生考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看考生是否明确作为公务员的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岗位所需素质等,并按照出题程序、原则、要求,设计出能够测查出这些能力的试题。
  【要点解析】
  1、开展工作的流程:编题前、编题中、编题后。
  2、重点突出编题的原则及要求。
  【参考答案】
  公务员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会影响着政府决策的正确性与决策的执行力度。所以,在选拔公务员的时候应该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进行选拔。
  首先,我会并邀请党校、行政学院的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以及具有多年出题经验的工作人员和人事机关单位领导成立工作小组,并组织他们根据《招录公务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时代要求以及职位,对考核要素进行研讨,并制定试题编制计划。考题要能根据全面考察到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的价值观念,求职动机,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对热点事件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编制计划包括:测查目的、测查要素、测查对象、题型、取材范围、对命题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工作程序与进度。
  其次,分析历年真题,在借鉴之前经验的同时注重创新,根据编题计划进行题目编排。在出题时,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针对不同岗位、针对不同应试群体而设计紧密围绕岗位的试题;笔试和面试由于测查重点不同,笔试着重考察考生的知识,面试则进一步考查报考人的能力水平、个性品质等,所以,题目特征也会不同。代表性原则是指,题目不能过于简单或者复杂,应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测试某一特定素质或能力。可行性原则是指,对于难以测查的素质,如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等,可列为参考项目。同时,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题目的难易程度。
  最后,对编好的题目组织从事公务员考试多年的考官进行试题最后的质量评估,包括检测可行性、鉴别力、难度等。发现试题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最后,将出好的题目进行分类、组合,形成完整套题,并按照要求对试题进行保管,做好各项保密工作。
  3、就你的工作经历中,你觉得最难处理的一次矛盾,你怎么做的?
  【要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关注应试者过去的行为,作为考生在遇到相似的情景下,预测未来表现的根据。
  【要点解析】
  1、选取的事件要具有代表性;
  2、描述情景、目标、行动和结果;
  3、从这次工作中得到的启示和启发。
  【真题解析】
  我在校期间所学的是旅游专业,在实习期间很幸运地在黄山旅游景区做定点导游和解说员,在此期间我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是在这次实习中遇到了我工作经历中最难处理也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次矛盾。
  那时正好是五月中旬,黄山即将迎来雨季,我负责接待某著名公司组织的团队旅游,成员多为一些45岁左右的中年人。当天的计划是要登上黄山观看云海,正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队伍中出现两种声音,有带雨具的队员执意要继续往上继续攀登,没有带雨具的队员不愿意冒雨前行,这时雨越下越大,由于意见的不统一,我也变得犹豫不决,很难抉择,队员们开始怨声载道,纷纷对我表示不满,我马上诚恳地向他们致以歉意,并表示一定会妥善处理好此事。根据情况,立刻组织队员去最近的亭子避雨,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后,我又立即通过手机查询天气预报,了解黄山当时接下来的天气情况,得知雨势还会持续大约一小时左右的情况下,我随即将雨势为阵雨的情况向队员们作了说明,同时告诉之一上山的游客,在雨中登山容易出现路滑摔跤的危险,在征得大家同意后,我们决定在亭内避雨。避雨的时候,为了缓解沉闷的气氛,我又给队员们讲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景点旅游知识,并带领他们做一些消除疲劳的活动。雨停后,我便和队员继续向山顶进发,沿途详细地为他们做了讲解,最后顺利攀到了山顶看到了云海,队员们对此次的意外行程都很满意。
  通过这件事,使我意识到每件工作都应该努力准备充分,将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预料到,并及时处理好,而不能只是一味地凭借主观经验,同时更加意识到了在突发事件中能沉着冷静地面对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
  4、有来访群众,坚持要见领导,而领导不在,你应该怎么办?
  【要素解析】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重点放在为群众着力解决问题上,妥善满意处理好此事。
  【要点解析】
  1、表明身份,安抚来访群众,做好详细记录工作;
  2、做好汇报领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
  【真题解析】
  群众的事无小事,妥善和满意的处理好群众的需求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群众心中政府的形象,更有利于缓解干群关系紧张,从而更好的提升政府办事的效率。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会如下进行处理:
  首先,向群众表明自己的身份,安抚来访群众的情绪,避免事态的扩大。将来访群众请至会议室或接待室,并为他热情地递上茶水,向群众说明领导因为参加会议确实不在,同时向他表明谦意。而接待来访群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正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会将群众的问题如实向领导汇报,并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消除他的顾虑,引导他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热心地予以回应和解释,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
  其次,根据群众诉说的问题,若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我会依照程序给予解决。若超出职权范围外,则向群众承诺会第一时间向领导反映,尽快回复,留下群众的联系方式,再次表示谦意,送走群众。
  最后,我会将所记录的问题在领导回来后及时汇报,并在领导的指示下尽快帮群众解决他所上访的问题,及时将处理的结果告知这名群众。
  这件事处理完毕后,认真总结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及时调整和改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网(www.cqgwy.org)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1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cq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