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相关 >> 指导

2015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热点:网络诈骗当真防不胜防?

发布:2015-06-29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热点概述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微信的普及,亲友之间通过手机微信钱包来转账支付比较方便,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人们喜欢抢红包的心理,制造出另一种所谓“红包”,只要点击,个人信息和与手机绑定的网银、支付宝就可能会被他人盗走。近日,广东公安厅对这种新型电信诈骗发出了预警。
  据警方介绍,这种“发红包”的软件实际上是一种木马病毒。它设计的页面跟腾讯公司的微信钱包十分相像。骗子先让用户在微信关注他的公众账号并提醒:“恭喜你!你已经成功领取红包,请点击关注公众账号,建立你的小金库”,关注成功后会发送给用户一个红包,并让让用户点击领取。若真的点击了,会出现一个“恭喜你成功领取红包多少元”。不知情的人会真的以为这是商家搞的促销活动,或是有亲朋给自己发红包,进而将这个链接发给更多的微信好友,导致不知情的人因此上当受骗。
  广东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这种“红包”是一种木马程序,人们在点击关注这个公众微信账号的时候,对方已经获取了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包括与手机绑定的支付宝、微信钱包、网银等账号及密码等,随后转走钱财,而这一切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目前,这种“发红包”的新型电信诈骗已经在广东等地发案。警方提示,如果遇到有人向你发送这种“红包”千万别点击,若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然后立刻修改你的网银、支付宝等密码,最后去正规的手机售后部门刷机或重新设置相关系统,以彻底删除这种木马病毒。
  相关评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董毅智很多用户上当是因为并没有注意到正在输入的是“支付密码”。而实际上,收任何红包都不需要输入密码,只有送红包才需要支付密码,也就是说,凡是需要输密码的“红包”都是骗局。
  模拟题
  针对于网络诈骗,你怎么看?
  专家解析
  长期以来,面对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的骗术,我们不得不感叹,如今这网络陷阱是防不胜防,稍不留神,就着了骗子的道。全球金融危机导直接致了众多行业产生经济萧条,但是诈骗行业不降反升,似乎不在此列,根据安全防护软件厂商赛门铁克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网路诈骗行业经济看起来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参与网上购物的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掩盖在廉价背后的网络诈骗案例也越来越多,很多网络诈骗分子利用部分买家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设下重重陷阱。网络诈骗不仅给受害者本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得受害人遭受损失,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更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不利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的。
  为了更好的防止网络诈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坚决抵制不良信息。人们在利用网络的时候要注意谨防不良信息,不浏览一些带有消极信息的网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同时也要积极的告诉周围的同事和朋友,积极的告知他们相关信息。
  第二,加强法律监管。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制定相关的处罚条例,制定严格的法规,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抵制犯罪分子的行为,对恶劣行为要严加处罚。
  第三,完善有关刹住网络诈骗的法律。政府部门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使得相关机关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做到有法可依。
  通过以上途径能够更好的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抵制不良信息的涌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民净化网络的意识,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更好的规划网络环境。 
      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网(www.cqgwy.org)

      热点链接\重庆公务员考试网:2015年重庆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年重庆公务员面试指导:如何突出计划组织的个性特点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cq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